15年前,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开风气之先,成立全国首个MFA创意写作专业学位授权点。去年,北大、北师大、复旦、华东师大、南大、清华、上海交大、同济、人大9所高校联合成立“中国大学创意写作联盟”。今年初,“中文创意写作”正式入列了中国语言文学二级学科。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宏图认为,创意写作在中国高校发展正呈突飞猛进之势,最初“高校课程能不能培养作家”的疑虑几乎已偃旗息鼓,业界已开始着眼“如何高效地培养写作人才”等话题。
文学创作不仅需要“天才”,也离不开工匠精神——基于这一理念,复旦创意写作开展科学系统的写作教育,培养大量创作型人才,助力这一新兴学科蓬勃发展。忆起15年前为复旦创意写作MFA奔走场景,王安忆仍历历在目,她寄语学子:“不要急于发表作品,对自己的作品严格要求,不要松弛,一直坚持下去。”
早在1994年,王安忆就受聘于复旦中文系“小说创作研究”课程的教授,为本科生开设选修课程。她的讲稿后经整理,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书名《心灵世界》,广受关注。2004年王安忆正式受聘于复旦大学,担任中文系教授。
当年与王安忆一起推进复旦大学创意写作学科建设的教师回忆,为了上好文学写作课,王安忆特意请来数位知名海外作家,以及美国芝加哥哥伦比亚艺术学院资深教授,为复旦中文系学生系统授课。“她像普通学生那样坐在课堂里认真听课,学习西方创意写作课程教授方式和规律,整整听了一学年,借鉴积累了一定教学经验,然后再设计自己的写作课程。”15年以来,复旦创意写作专业培养出张凡、余静如、王侃瑜、伍华星、史玥琦等,已经成长为国内80后、90后作家群体的中坚力量。
重庆移通学院科幻学院院长张凡打了个比方:“MFA教育就像缓释的胶囊,一年一年重塑了自我对世界的感觉和认知。在这种认知中,对文学、艺术和人生,获得某种真理性的正见,为这种正见的笃定,而心满意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