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的下沉,使得宜君县的年轻人返得回、留得住、能致富。”陕西省铜川市宜君县县长曹全虎说,地处关中平原与陕北黄土高原结合部的宜君,如今正通过数字经济踏上乡村振兴的快车道。
宜君县数字经济创新中心26日正式启用,由宜君县政府投资打造,面积约2600平方米,是一个集数字经济相关产业孵化、办公、培训、会议洽谈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数字经济创新创业平台。
作为首批入驻数字经济创新中心的“AI豆计划”项目,自半年前落地宜君县以来,已为当地200余人提供了就业岗位,其中80%为外出务工返乡青年,平均年收入超过3万元。
记者在创新中心内看到,电子地图办公区域整齐地“码放”着数排电脑,几十名年轻人正在电脑前对地图进行标注与归类。这些年轻人被称为“人工智能训练师”,是2020年国家正式批准的16个新职业之一。
毕业于西安外事学院的赵杨娟就是其中的一名“人工智能训练师”,今年26岁的她此前在西安工作,后因父母无人照顾,便返回宜君县就职“AI豆计划”项目。
因工作努力、勤奋好学,再加上悟性较高,赵杨娟工作几个月后就被评为了公司优秀员工,还接到了“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邀请,今年7月将去上海参会。“参加世界大会,之前于我而言简直无法想象。”赵杨娟说,由于这样的平台,她才迸发出让自己难以置信的活力。
1995年出生的张文涛是宜君县棋盘镇人,自幼因伤导致双腿残疾,出行不便。“以前开过淘宝店、彩票店,还搞过直播,但一直都是一个人。”张文涛告诉记者,自从应聘成为“人工智能训练师”以来,他终于“拥有”了同事,让他颇有归属感。
27岁的刘君之前一直在北京打工,半年前父母担心他“放任自流”,便将刘君叫回老家。“我在北京送过外卖,当过游戏代练,都是比较辛苦的活儿。”刘君坦言,现在当上了“人工智能训练师”,一个月有4000多元的收入,在县城生活还是很“体面的”。
据介绍,今年以来,在宜君县县城广场大屏上、县政府定向推送的就业信息内,大量播发着“人工智能训练师”、云客服、电商主播等招聘信息,宜君县“人工智能训练师”的招聘规模同比增加了8倍,其平均月工资超过了3000元。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今年5月发布的一份蓝皮书测算,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超过19万亿元,占GDP比重约为18.8%。中国广阔消费市场和良好数字经济发展基础共同催生了数字消费领域的蓬勃发展,且数字消费能力随城市层级下沉,中小城市高于大城市。
宜君县县委副书记张涛表示,把这些数字就业机会引进来,是为宜君创造数字经济时代云就业机会的好机遇,帮宜君破除资源劣势,探索县域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陕西省社科院专家王晓勇认为,作为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的新现象,数字就业机会下沉让乡村焕发活力,不但促进了乡村人才培养,也在吸引着越来越多在外打工的年轻人返乡创就业。(完)